我喜歡暗暗的 我喜歡亮亮的
我喜歡暗暗的 我喜歡亮亮的

鞋迷們都需要知道的大事!Nike CEO 換人做,2025 還能輝煌嗎?

Nike 啟動重大改革

Nike 近年來的熱度下滑相信各位鞋迷們有目共睹,即便是限量球鞋、特殊聯名款式,抑或是經典復刻款式,已經不再出現往年那搶購、連夜過街排隊的風潮,二級市場的行情也不再高居不下,討論度同樣應聲下滑。

而在約莫兩週前,Nike 的 CEO John Donahoe(左) 無預警宣布退休,並由2020時同樣於 Nike 退休的消費者和市場總裁 Elliott Hill(右) 接手掌舵,後者是 Nike 的忠誠老將,於1988年進入公司任實習生,服務超過30年,Nike 就此正式啟動改革。

當初 Nike 為何選擇 John Donahoe?

時間回到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眾多企業紛紛遭受重大打擊,就連龍頭企業也不意外。當時 Nike 第一時間馬上針對品牌策略進行調整,找來了曾任 Paypal 以及 Ebay 的執行主席 John Donahoe 任新 CEO。

DTC 成當時重點策略

Direct To Cunsumer 簡稱就是 DTC,其意為「直接面對消費者」,減少中間商的介入,例如 Foot Locker 等等知名運動鞋經銷商,並加強品牌自身通路銷售,例如自家實體店以及電商平台,以達到節省成本以及數據搜集等目的。

答案很明顯,John Donahoe 無疑是在電商領域的佼佼手,在上任後啟動了「Consumer Direct Acceleration」計畫,以抗衡疫情影響全球消費者的習慣。該計畫在疫情期間成功為 Nike 提升了上百億美元的銷售額,一切看似美好,為何如今落得如此田地?讓我們為各位接著分析。

Nike 為加強消費者體驗,推出四款行動 APP

原以為是解藥,卻成毒藥

無論是誰都很難一路高歌,品牌選擇 DTC 這項策略在疫情期間的確是完美的作法,不過時間稍縱即逝,雨過總會天晴,現在可是進入「後疫情時代」。消費者重新回實體店賣購買商品,Nike 少了在疫情時砍掉的經銷商收入,此外更是為自身累積了大量庫存以及退貨問題。

小眾品牌趁虛而入

就在 Nike 解約多數經銷商合作後,固然要尋找其他品牌填補上 Nike 的空缺。諸如 Hoka、Salomon、New Balance、Asics 等等,甚至是中國品牌安踏的崛起,大幅稀釋了 Nike 的市佔率,再加上流行改變以及社群媒體發酵,穿搭愛好者們的首選也已經不再是 Nike。

王牌不再有吸引力

這也是 Nike 近年來為人詬病的重要問題點,總是把老把戲端上檯面,Dunk、Air Force、Air Jordan 1等等,消費者早已審美疲乏,加上聯名對象如 Travis Scott、藤原浩等等也不再能點石成金,消費者反而選擇更具科技材質、創新外觀的其他品牌。

股價崩跌成致命一擊

有在關注美股金融的朋友一定有印象,就在今年6月時 Nike 股價大跳水,跌幅將近20%,創品牌歷史跌幅新高,單日市值蒸發了281億美元,就連投資者都失去信心,更何況是一般消費者?

高階管理層打掉重練

Tim Hamilton 將 TNF 拉近與時裝、潮流的距離,打破原本品牌計有的沈重印象

Nike 終於正視到品牌的問題,John Donahoe 的退休只是表面說法,更多人合理懷疑他是被請走,才重新找上了品牌忠誠資深夥伴 Elliott Hill,並重新組織管理層。此外,在更早之前也找來了 The North Face 的前創意總監 Tim Hamilton 擔任全球設計副總裁,如此巨大的變動,也意味著 Nike 真的有痛定思痛。

那麼 Elliott Hill 是何方神聖?

1988年始於 Nike 打雜實習生,到成功與 Jordan 談到合作,最後以消費者及市場總裁的職位,2020年光榮退役,服務長達32年,過程相當勵志。Elliott Hill 曾表示他即便人已不在 Nike,仍心繫品牌。換帥消息一出,股價甚至一度大漲11%,由此可見所有品牌的支持者都對這位非常熟悉品牌的老將具備了十足信心。

Nike 是否能再創輝煌?

經過一番大幅調整,Nike 等於是為自身品牌開啟了一個全新篇章,目前已知將大幅減產 Dunk、AF1、AJ1 等熱門鞋款,未來品牌會如何動作,值得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