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e-Tex 從登山滑雪到城市街頭,從 outdoor 玩家的行囊到潮人衣櫃裡的定番元素,人稱「防水保證」的代名詞,早已從單純的機能面料,滲透進整個時尚產業。
一場從實驗室意外展開的防水革命
故事要從1969年說起,Bob Gore 在實驗室裡無意中拉伸了一塊聚四氟乙烯,意外創造出一種既防水又透氣的新材料。這項發明後來被命名為 ePTFE,也就是 Gore-Tex 的核心技術。
它最大的魔法是「只讓汗排出去,不讓水進來」。這不只解決了戶外運動的痛點,也重新定義了人們對於「穿衣舒適」的想像。
Gore-Tex 的高牆策略
但 Gore-Tex 之所以能成為布料界的帝國,靠的從來不只是技術而已。Gore 公司用一系列專利與嚴格的授權制度,築起了近乎壟斷的技術堡壘。
想使用 Gore-Tex?不只要取得授權,還得通過他們實驗室一連串變態級的測試。耐水壓、透氣性、耐磨度等等,每一件成品,幾乎都是經過極限挑戰才得以出廠。
這也造就了一種「被認證」的光環,只需要有一個小小的 Gore-Tex logo,似乎就多了一層可靠的信任感。
從登山滑雪到城市街頭
早期的 Gore-Tex,是專屬於探險者、極限運動的夥伴。但從2010年左右開始,它逐漸變成了一種風格象徵。
先是 The North Face 把它帶進都市戶外的語境,然後 Arcteryx 接著將其昇華為極簡機能的代表,Nike ACG 更是在功能與街頭之間踩出自己的節奏。而 Supreme、Palace、Stüssy 等品牌,也早已多次與 Gore-Tex 材料結合,創造出一件件「可以淋雨但不會狼狽」的時尚單品,成為 Gore-Tex 滲透進時尚圈的重要推手。
這一切的背後,是都市生活對「全天候裝備」的渴望,我不見得要跋山涉水、登峰滑雪,但是若能在下班路上,不必狼狽地衝進便利商店躲雨,不是挺帥的嗎?
根本是台灣人的生活必備品
Gore-Tex 應該全民配發吧?說真的,Gore-Tex 在台灣幾乎可以列入「國民基本配備」。光是一年有一半時間都在下雨這件事,就足以讓人對它產生宗教般的依賴。
下雨不想讓愛鞋濕透髒掉、想解放雙手不想撐傘(或是太常搞丟雨傘就跟編輯我一樣),有著 Gore-Tex 加持的鞋履、外套,完全就是讓你打遍一年四季的台灣天氣。
這也讓它從「機能裝備」默默進化成「日常制服」,不只是機能,更是一種「就算下雨我依然保持風格」的成熟穿搭哲學。
最近的天氣確實是糟透了,如果你還遲遲未入坑 Gore-Tex,那麼 FLOMMAG 這邊推薦你幾樣好物:
Supreme 25SS 2-in-1 GORE-TEX Shell + Quilted Liner Vest
$19,800
Mizuno Wave Rider B GTX Quiet Gore-Tex
$5,780 $3,400
$7,900 $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