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提到最夢幻的潮流品牌,Supreme 絕對是不二的首選答案,不過近年來街頭潮流市場的格局早已今非昔比,如今 Stüssy 似乎才是新世代的首選街頭品牌。為什麼 Gen Z 會選擇 Stüssy,而非 Supreme?今回的 mag 編輯將為各位深入解析 Stüssy 如何憑藉精準的品牌策略、設計革新、社群營銷以及文化影響力,成功吸引 Gen Z。
品牌歷史與文化背景
說到品牌的歷史底蘊,要知道 Stüssy 完全不亞於 Supreme。創立時間就足足比 Supreme 還要早14年。Stüssy 由衝浪愛好者 Shawn Stüssy 創立於1980 年,最初的產品是一系列帶有手寫簽名的衝浪板與服飾,後來逐漸融入滑板文化、嘻哈風格及龐克文化,這種多元文化的結合,讓 Stüssy 迅速成為街頭時尚的代表之一,且 Supreme 元老創辦人 James Jebbia 甚至參與 Stüssy 早期的營運業務。
然而,在 2000 年代後期至 2010 年代初,Supreme 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達到巔峰,Stüssy 則經歷了創辦人出售品牌 IP,相對低調,市場聲量不及前者。但隨著 Supreme 逐漸被資本收購、品牌策略過度商業化,Stüssy 透過一系列品牌策略的調整,再次重返街頭時尚的主流舞台。
那麼為什麼 Stüssy 更能吸引 Gen Z?
成長於網路時代,Gen Z 不僅重視品牌的設計美感、文化背景,更追求的是社群歸屬感。相較於 Supreme 近年來高度商業化、聯名過度、價格高漲,Stüssy 反而更貼近年輕人的核心價值觀—真實性、獨特性、文化底蘊。
設計風格與產品創新
Stüssy 近年的設計語彙回歸 80、90 年代的經典元素,如手寫 Logo、迷彩圖案、工裝風格等,並在細節上進行現代化改造。
例如:
Boxy Fit:迎合當前流行的寬短穿搭風潮,這種版型讓穿搭視覺上更加俐落,更能凸顯身材比例。
Workwear :工裝風在潮流界大行其道,衍生出來的 Gorpcore 更是有一群痴迷狂熱者。Stüssy 藉由與 Our Legacy、Levi’s 等品牌的合作,強化其在 Workwear 風格上的佈局。
高機能性材質應用:GORE-TEX、羽絨外套等戶外機能單品,符合年輕世代對機能性與時尚兼具的需求。
對比 Supreme 的問題點:
Supreme 的設計逐漸失去原創性,許多產品依賴聯名品牌的設計風格,而非自家設計(先不論筆者的客觀角度與否😬,國外著名論壇 Reddit 的 Supreme 版,了無新意也是經常被許多老 Supreme 迷詬病。)
再來是衣服版型剪裁,多數單品仍偏向傳統滑板風格,想要 oversize,那麼衣服下襬一定會過長,想要 Baggy Jeans,他卻給你萬年不變寬直筒褲。
或許 Supreme 身為潮流巨頭 IP 有他們的堅持,不過 Stüssy 靠著這些設計上的突破,讓它的服飾更符合當代街頭風格的主流趨勢,成功吸引 Gen Z 消費者。
社群媒體與數位行銷
Stüssy 近年在 Instagram 等社群媒體上的影響力持續上升,相較於 Supreme 一直以來的「高姿態」,Stüssy 更懂得深入 Gen Z 的社群網路。
社群媒體佈局
- 品牌的 Lookbook 需要強烈的視覺風格來塑造品牌故事與文化,Stüssy 就透過 Instagram 發布高質感的 Lookbook,且攤開幾位御用的攝影師,也是街頭攝影界的佼佼者(Tyrone Lebon、Liam MacRae),與 Supreme 的挑釁感、反骨感打出區別。
- 衍伸出眾多品牌相關的 Mood Board、穿搭帳號,更能凝聚品牌價值。
限量發售 + 地區限定策略
- Stüssy 不過度擴張零售點,而是在特定城市開設 Workshops 店鋪,如巴黎、東京、洛杉磯,強化品牌的獨特性。
- 部分產品僅在特定地區發售,增加品牌的稀缺性與收藏價值。
價格策略與市場定位
近年 Stüssy 之所以能夠崛起,關鍵在於它找到了「大眾市場」與「潮流玩家」之間的平衡,這種策略與 Supreme 形成強烈對比。
Stüssy 不像 Supreme 那樣過度依賴「限量」與「炒價」來維持品牌價值,而是選擇在全球穩步擴張但仍保持一定的獨占性,像是 Stüssy 的 Workshops 系列類似品牌內部的「高端支線」,而與 Our Legacy 的合作,讓品牌能吸引更高端市場但不失街頭本質,分眾訂價的策略也是效果顯著。
相較之下,Supreme 近年已經有些「濫發聯名」的問題,每週的 Drop 形式讓品牌逐漸變成 「量產限量品」,這大幅稀釋了它原本的獨特性。
況且炒作文化的衰退隨著炒賣市場的熱度下降,Supreme 已經不再是最熱門的街頭品牌之一,這直接影響其核心社群的黏著度,加上企業化後的影響,VF Corp 收購 Supreme 後,許多原本的街頭玩家認為品牌已經變質,不再是原本的「反叛街頭品牌」,而是變成了「商業資本品牌」。
兩大巨頭的未來展望
看到這裡不仿會覺得,Supreme 這不是被 Stüssy 壓在地上打嗎?不過編輯要要提醒各位,本篇章原意也非要分出兩個品牌的高下,雖然以品牌方的角度來看的確是存在著市場競爭問題,但是這樣子的「良性競爭」,最後得利的還是我們這些潮流迷們。
就市場反應來看,Stüssy 無疑在近年的策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靠著更貼近 Gen Z 的審美視角,成功融入了多數年輕潮流迷的穿搭輪替之中,相信未來數年依然能看見 Stüssy 在街頭大量曝光。
然而 Supreme 依然在潮流圈中保有重大主導地位,每週的新品還是有許多熱衷粉絲閉眼入手。不過品牌面對著與品牌的「玩世不恭」叛逆品牌調性唱反調的商業化轉型,編輯認為或許不該再那麼死板,法拉利都能推出 SUV 了,Supreme 有什麼理由不滿足 Gen Z 呢!?希望未來能看到 Supreme 返璞歸真,再次創造往年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