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自英國第二大城市曼徹斯特的百年品牌,從1924年誕生以來,便深深扎根於足球文化。不論是1966年英格蘭奪下世界盃時穿著的球衣,還是90年代英超黃金時代的經典隊服,UMBRO 一直是足球場上的存在感代名詞。然而,當運動服飾開始與街頭文化、時尚設計頻繁交織時,UMBRO 並沒有選擇停留在懷舊光環裡,而是主動尋找下一條出路。
曼徹斯特血統,為球場而生
UMBRO 由 Humphrey 兄弟創立於英國北部的工業重鎮曼徹斯特,品牌名就是「hUMphrey BROthers」的簡寫。那是一個工人階級與足球文化緊密綁定的時代,加上現代足球本來就是從英國發跡,UMBRO 很快就從地方俱樂部進化到英格蘭國家隊的指定戰袍供應商,更一度是英超聯賽贊助最多球隊的運動品牌,成為老足球迷的集體回憶
從 60 年代英格蘭捧起世界盃,到 90 年代英超黃金年代的經典球衣,UMBRO 幾乎與英式足球畫上等號。然而,它靠的不是五花八門的行銷廣告,而是靠著國家的輝煌歷史。
沒落十年,沒想到品牌被當球踢
經過輝煌的90年代後,全球運動時尚開始大風吹。轉眼間進入了2000年代,面對 Adidas、Nike 兩大運動巨頭的全球進擊,UMBRO 小資本難以與其抗衡,最終在2007年被 Nike 收購,試圖抗衡 Adidas 在足球市場的市占率。
但現實是殘酷的,UMBRO 被邊緣化,定位模糊,產品設計也逐漸失去個性與識別度。五年後 Nike 就像踢球般再將其轉手賣給美國品牌管理公司 Iconix Brand Group Inc,這個曾經穿在世界最佳球員身上的品牌,一度幾乎從主流市場上消失。
從懷舊 ICON 到文化轉型
不過幸好由 Iconix Brand Group 接手之後,UMBRO 這些年來熱度逐漸回升,IBG 擅長的分區行銷,利用本地的代理商去營運品牌來提升在地品牌形象,這些年來在英國和韓國區效果就非常顯著。
UMBRO 開始回歸初心,不再硬拚主流運動市場,而是擁抱它最獨特的價值:足球與文化的融合力,慢慢將品牌重新拉回「有態度、有文化基礎的品牌」定位。這些年,你可能在街頭、倫敦潮流選貨店,甚至巴黎時裝週後台看到 UMBRO 的蹤影。
街頭聯乘成為最後助燃劑
近年 Umbro 更積極跨界與各大小時尚、街頭品牌推出的聯名,不過大多不是為了炒作的「話題性」,而是更像針對自家品牌歷史而做的文化實驗。
- Palace
- Butter Goods
- Slam Jam
這系列編輯不得不與各位分享,經由 Slam Jam 設計師 Giovanni Nordio 之手,以「中古世紀鎖子甲」的形式玩轉了 UMBRO 的經典球衣。這家義大利公司幾乎以一己之力讓 UMBRO 的美學層次更上一層樓。
- beautiful people
來自日本東京的時尚品牌 beautiful people,作為一個以解構日常服飾而聞名的品牌,他們將其經典元素注入了 Umbro 的運動基因,一同解構運動服的既定邏輯。像是那件可以上下翻轉穿著的運動外套,結合了球員熱身服與教練夾克的混合結構,讓穿著者可以依照情境切換造型;褲款設計則以拉鍊模組打造變形輪廓,甚至可以重組成不對稱褲型。而編輯認為最瘋狂的是那件雙頭背心-兩件上衣從下擺接縫處連接,要說是為了疊穿而生的時尚實驗也不為過。
- Supreme SS25
此外,那些 80、90 年代經典球衣的復刻,也逐漸從懷舊成為潮流穿搭的日常語彙。畢竟在 Vintage 熱潮與足球文化爆紅的當下,UMBRO 本身就有絕對話語權。
UMBRO 正在撰寫品牌圈新篇章
在這個動輒聯名爆紅、話題即拋即棄的快時尚時代,UMBRO 給出的答案其實非常純粹-找回初衷、遵循歷史、低調創新。它不像許多品牌那樣炒作過頭,也沒有為了蹭上 Gen Z 的注意力而盲目追從,而是慢慢找回自己的步調。
從曼徹斯特球場走來,Umbro 正在為「足球時尚」寫下最誠實也最優雅的新篇章。
Supreme 24SS x Ducati Bike Tee
Supreme 24FW Tyler The Creator Tee
Supreme x Bounty Hunter 23FW Sw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