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時尚產業中,那些遊走於現實與虛幻之間的設計語言,似乎總能引起大家的關注。這些品牌不只致力於打造貼近當下的高機能服飾,更不斷向未來投射想像,重構我們對「傳統設計」的認知。來自中國的品牌 HAMCUS,正是將這種未來主義推向極致的代表之一。
科幻機能語彙,顛覆你對時尚的想像
HAMCUS 這組單詞其實是由全名 Human Aesthetic Manifestation Core Utility System 的簡稱,名稱就像來自某份軍事計劃的檔案代號。品牌核心精神汲取當下生活的機能需求,像是為了面對氣候崩壞、疆域分裂後的地表生存而誕生的模組化裝備。
HAMCUS 的服裝輪廓總帶著一種奇異的未來感,顏色飽和度壓低至極限,多以沙塵灰、軍綠、土銹紅等消光色系呈現,不是要為了迎合主流搭配,而是為了融入宛如末日的地貌。將一件外套、一條褲子轉化成生存套件的一部分:多層拼接、織帶系統、結構性口袋與不對稱剪裁,每一處細節都指向某種功能可能性。
這樣的設計邏輯不難讓人聯想到《沙丘》中的弗瑞曼戰士,抑或是《星際異攻隊》的機能戰鬥服。在這個框架下,HAMCUS 不再只是服飾品牌,而是為虛構世界打造「角色裝備」的創作者。
每一季都設定成「一個種族」
品牌的敘事方法極具特色。HAMCUS 將每季系列稱為一個「Race(種族)」,每一個「種族」都有來自其宇宙觀中的設定、文化與設計語彙,彷彿是從小說中走出的外星民族,賦予了每一款服裝誕生的邏輯與系統性。

我們將 HAMCUS 最核心的設計語彙總結為三點:
- Layered utility 分層模組: 多口袋、多織帶、多拼接組構出猶如太空艙內部的層次感。
- Dystopian palette 反烏托邦配色: 沙塵灰、鏽蝕銅、核爆黃,像是經歷過世界末日的服裝色板。
- Asymmetric structuring 非對稱結構: 前衛但不浮誇的輪廓規劃,常見於外骨骼式防護裝。
與一般 techwear 注重「城市機能」不同,極致的廢土風視覺衝擊,HAMCUS 更偏向戰地生存與未來地貌的應對設計。
創作者 Tuff Leung 的想像實驗室
品牌主理人 Tuff Leung 是這個龐大宇宙觀的建構者與導引者。
有趣的是,他起初主修的平面設計,而並非服裝出身。當時做服裝的契機其實只是為就讀時尚設計的太太打理一些平面相關工作,加上家中本就經營製衣工廠,讓他自然浸潤於時尚產業。但 HAMCUS 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那時生產的產品,與品牌現今的科幻機能風格可說完全無關。
直到他開始思考「男裝可以有什麼新的敘事形式」,創作才開始成形。真正的轉捩點落在 2018 年巴黎時裝週——HAMCUS 首次登上國際舞台,也標誌著這場世界觀構築計畫的正式啟動。
他透過 HAMCUS 的服裝,引領我們穿越這片由機能服飾構成的幻想領域。他的靈感來自於童年的熱愛:電玩、漫畫、電影與藝術——這些元素被他一一蒸餾,最終化為一件件細節豐富、結構誇張的作品,彷彿是太空旅行專用的戰甲,而非日常通勤穿搭。
HAMCUS 給我們的啟示?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也經常提到:潮流世界逐漸轉向敘事導向、概念驅動。然而 HAMCUS 就在重重品牌中殺出,提供我們一個不同的可能性——時尚不一定只為了裝飾當下,它可以成為建構另一個宇宙的起點。它讓我們重新思考,服裝的功能,除了遮體禦寒與彰顯風格,是否也能承載一整個文明的敘述?
HAMCUS 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以 Tuff Leung 的視野,它是一場劇場式的世界觀創作,一次從服裝展開的異星旅程。宛如《沙丘》中沙蟲翻騰時掀起的塵土,混沌、野性、而極具生命力。